6月10日,2022年六五环境日主题活动暨首届浙江科技学院大学生低碳循环科技创新大赛颁奖典礼在小和山校区举行。副校长单胜道出席典礼。学校宣传部、学生处、研究生院、教务处、校团委、二级学院领导、校碳中和创新研究中心负责人,指导教师和获奖团队代表参加活动。教务处处长沙力争主持典礼。


单胜道副校长为优秀组织奖和大赛特等奖团队颁奖,相关部门和二级学院领导为其他获奖团队颁奖。在此次校大学生低碳循环科技创新大赛中,经项目负责人申报、专家文本评审、决赛现场答辩并公示,澳门六合彩
申报队伍从221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斩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优秀组织奖1项。
附:
首届浙江科技学院大学生低碳循环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名单
 
  
   | 类别 | 奖项 | 作品名称 | 团队负责人 | 指导教师 | 
  
   | 实验研究类-本科生组 | 特等奖 | 类 Fenton 体系中造纸污泥炭对废水处理的研究 | 蔡运涛 | 张欣,郭大亮,张学金 | 
  
   | 一等奖 | 种养循环稻作模式下沼液浓缩液和粗木醋液配施对碳减排的影响 | 杨沁羽 | 柴彦君,宗玉统,李章涛,蓝丽华,李子川 | 
  
   | 二等奖 | 功能微生物改良秸秆炭工艺制备高性能土壤修复剂 | 徐梦萍 | 王群,施赟,孟俊,宗玉统,沈晓凤 | 
  
   | 三等奖 | 基于染料废水循环利用构筑高能量密度超级电容器 | 韩守一 | 常紫阳,郭大亮 | 
  
   | CO2加氢制备低碳烯烃催化剂的设计及其性能研究 | 李比哈 | 杜策,程勇杰 | 
  
   | 实验研究类-研究生组 | 一等奖 | 微米级磁性生物炭生物厌氧强化降解高浓度含酚废水的效能研究 | 张雅荃 | 庄海峰,张然然 | 
  
   | 二等奖 | 易腐垃圾炭化农用性能分析和固碳减排效益 | 陈志安 | 张敏,刘文波,高旋,施赟,单胜道 | 
  
   | 调研报告类-本科生组 | 特等奖 | 浙江省高校低碳教育现状调研与对策研究 | 程俊豪 | 李俊,来越富,黄雨心 | 
  
   | 二等奖 | “双碳”背景下一根吸管背后的绿色革命 | 李思思 | 胡志军,陈华,张欣 | 
  
   | 三等奖 | 国内低碳房地产调研报告 | 范栩妙 | 靳泽文,平立风,李勇超,李立园,刘文波 | 
  
   | 产品设计与成果应用类-本科生组 | 一等奖 | 行走的农业农村污水终结者——碳基材料模块化人工湿地 | 王洁 | 沈澄,刘文波,李立园,李勇超,李莹 | 
  
   | 二等奖 | 碳达峰与粮食安全双重背景下环境友好型肥料新剂型——生物质基水田稳定态肥料 | 唐玉莹 | 张昌爱,王圣森 | 
  
   | 三等奖 | 可降解阻菌医用防护纸基新材料的复合成形技术及应用 | 杨子杰 | 郭大亮,张妍,苑田忠 | 
  
   | 高效处理水产养殖废水三角帆蚌-菌藻复合生态系统设计 | 朱宇鹏 | 李勇超,沈澄,靳泽文,刘文波,李立园 | 
  
   | 电动车智能防拔充电系统 | 胥平轩 | 方婧,李晨 | 
  
   | 产品设计与成果应用类-研究生组 | 特等奖 | 厨余垃圾智能炭化集成系统 | 杜佳达 | 施赟,王群,张敏,张进,单胜道 | 
  
   | 一等奖 | 基于“低碳基因”设计的生物质全降解塑料 | 曾士乂 | 李静,许银超,沙力争,陈华,童欣 | 
  
   | 二等奖 | 农田退水氮磷污染多级高效拦截与回用装置 | 卢云鹏 | 庄海峰 | 
  
   | 三等奖 | “以炭为马,低碳兴农”—致力于土壤健康的生物质炭技术及应用 | 张烨峰 | 方婧,高旋,李子川,单胜道 | 
  
   | “粪清”——畜禽养殖污染的终结者 | 顾钊 | 李莹,李子川,沈澄,柴彦君,张进 |